伍子胥
作者:冯至
分类:小说
ISBN:9787200144314
出版时间:2019-1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标签:
小说
内容简介
《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的经典中篇小说,影响深远。全书共九节,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着,经过了两处水域“林泽”和“洧滨”;随之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整个故事则结束在另两处陆地:“延陵”和“吴市”——而“吴市”,冯至暗示我们注意那可能是又一个“城父”。全书故事的结构非常均衡完美,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令人回味无穷。
本套书“冯至小辑”为活字策划之“大家小辑”第一种,收有散文集《山水》、小说集《伍子胥》、里尔克著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人物传记《杜甫传》等,集中体现冯至文学生涯的精华成果。
【编辑推荐】
※ 冯至本人为鲁迅、周作人之后,与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并肩的现代文学大家,其作品哲思深湛,文字优美、好读。
※ “冯至小辑”所收作品《杜甫传》、《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山水》、《伍子胥》均为其创作高峰期代表作,此次结辑,能吸引年轻一代读者走向冯至。如《杜甫传》所配张光宇插图为第一次在图书出版物中亮相形式亮相。
章节介绍
一 城父 ………………………………… 1
二 林泽 ………………………………… 13
三 洧滨 ………………………………… 26
四 宛丘 ………………………………… 39
五 昭关 ………………………………… 55
六 江上 ………………………………… 66
七 溧水 ………………………………… 76
八 延陵 ………………………………… 85
九 吴市 ………………………………… 93
后记 …………………………………… 107
附录
仲尼之将丧 …………………………… 112
伯牛有疾 ……………………………… 125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琵琶鱼的评论
伍子胥的故事,在诗人冯至的笔下,不再只是冰冷的沉重的单调的复仇,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温情有温度的一个人生片段,你可以读到伍子胥的迷茫挣扎,读到他的柔软的内心……
“在长途跋涉中,子胥无时不感到身后有许多的事物要抛弃,面前有个绝大的无名的力量在吸引。只有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的一饭,对于子胥是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这些地方使他觉得宇宙不完全是城父和昭关那样沉闷荒凉,人间也不都是太子建家里和宛丘下那样地卑污、凶险。虽然寥若晨星,到底还是有可爱的人在这茫茫的人海里生存着。” -
蒙木的评论
90年代上钱理群老师课,仔细阅读这本书,印象至深,也许这是中国历史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后来工作,曾为文汇读书周报报道冯至百年,记得一大堆专家都说,这是一本被低估的书,也许是冯至最好的一本书。
-
陈楸帆的评论
极好
-
周芷岚的评论
江上和溧水兩章很神,其他還是稍顯遜色。但能把歷史重寫成這樣很可以了。
-
乐曰归的评论
浪漫的伟大
-
c的评论
诗人写的逃亡史,比较飘
-
盛夏的评论
诗一般的文字,但可能囿于人生阅历不足,很难共情。
-
Hankmao的评论
伍子胥这个名字背后为人熟知的故事是小说中伍子胥逃亡遇到每个名字揪心的结。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北京出版社去年推出的一套四本的冯至先生作品集的其中之一,是以春秋末期名臣伍子胥为讲述对象的一部历史小说。在本书当中,冯先生深得中国传统文学的写意手法之精髓,仅仅选取伍子胥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逃亡,加以铺陈创作,文字诗意隽永,且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给人以丰富的沉思与想象空间。冯对伍子胥的叙写,于春秋笔法之中,寄托了其对于当时身处战乱与动荡之中的中国与世界的感悟与反思,其表达充满戏剧的画面感和现场感,语言的节奏感也是妙不可言。这样的精品佳作,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感谢活字文化和北京出版社的慧眼识珠,将包括这本好书在内的冯至作品修订再版。相信这次再版,又一定会结缘很多注定要“久别重逢”(语出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的读者。
-
穿匈国的评论
意外的是,伍子胥的故事前后那么多内容,史传和戏曲里那么多敷演,先生只取他从出逃到吴市这一截「无情节」的段落来点染。路上见到了楚狂、念及了子产、回避了季札、领略了诸般《诗经》里的情调,勾连起一代风云,每一步又都如歌如画,饱蘸深情。这是一部举重若轻的历史小说。
-
文森的评论
2020年6月。伍子胥一生精彩绝伦,运筹帷幄,出生入死,爱恨分明。世人所知的脸谱化复仇,不止是具体报复(Revenge),更是维护正义(Avenge)意义上的行动。伍子胥的强势实践,将同时代孔仲尼“国无道,至死不变”的观念踩在脚下,国史中首次将人道凌驾于公道之上。我想,不受儒家驯化的时代,才是楚人的时代。冯至先生学贯中西,以散文诗式语言,截取子胥生平小半娓娓书写,赋予细腻的铺展,充实的想象,将一青年巨子的精神史投影于纸面,透视“国”与“家”的背后,特写一个最实在的“人”。篇题与线索,是地理与身体的逃离;问内核,则是精神的背离。通过背离,而实现成长升级。公子光到终篇都未露影,界定了全书基调——酝酿与蛰伏。专诸已登场,紧凑阳谋呼之欲出。面对腐朽故国,唯有决裂方见真实,唯有毁灭才能治愈,无分吴楚。
-
易安的评论
京剧《文昭关》里“伍员心中千般恨,大胆且向虎山行”,伍子胥是个利落的复仇者形象,冯至笔下,伍子胥成了诗人。
-
–的评论
柔软诗意
-
Evak的评论
故事新编的创作前前后后很多人,但是国内也就大先生,冯至先生让人满意。不过,相比于日本的大小芥川,国内仍然有很多路要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