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眼
作者:[美]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
分类:文化
ISBN:9787544768337
出版时间:2017-4-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标签:
文化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跨学科的经典之作,在旅行书写研究以及(后)殖民批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深入探究了18世纪中叶以来,旅行书写在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进程中的作用,以大量南美洲、非洲的案例,具体阐释了旅行书写如何为欧洲读者生产出一个“欧洲以外的世界”。普拉特细数不同类型的旅行书写,既关注帝国主义事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宗主国文化,也关注从属的、边缘的接受端文化,并强调两者接触之时产生的互动。本书史料详实,叙事生动,将会带给读者关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新认识。
章节介绍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接触地带的批评
第一部 科学与情绪,1750—1800
第二章 科学、行星意识、内陆
第三章 叙述反征服
第四章 反征服之二:互惠的奥秘
第五章 性爱与废奴
第二部 重构美洲,1800—1850
第六章 亚历山大•冯•洪堡与美洲之重构
第七章 重构美洲之二:资本主义先锋与女性社会探索者
第八章 重构美洲/重构欧洲:克里奥尔人的自我塑形
第三部 帝国之文体学,1860—2007
第九章 从维多利亚湖到圣萨尔瓦多喜来登酒店
第十章 在新殖民地:现代性、流动性、全球性
注释
索引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维舟的评论
非常犀利。和《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写文化》一样,这种批判意识都由对文本深入阅读的文学批评而来,这本身也耐寻味。在此,文学批评并不仅仅只是对文学的批判,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
-
安提戈涅的评论
博物学和帝国关系这块是我研究的范畴,算是比较熟悉,所以也很好奇普拉特能从这个比较陈旧的主题里挖掘出什么新东西来。结果看来还算令人满意,以往关系中单向度的、优越性的话语呈现被取代为一种互相作用的话语模式,也就是说对话以及变调代替了以往研究中的独白模式。很多主题我之前也涉及到,像浪漫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博物学里的对垒,还有冒险小说的自我反噬与自我怀疑,读起来也是比较亲切愉悦的。科学人-审美人-经济人的凝视主体的呈现很清晰,文化接触地带的互化状态在后半部分阐释得更好。洪堡是科学诗学的代言人,中间地带的过渡者。结尾部分略冗余。
-
malingcat的评论
文化互化,接触地带,见解高明。选取的文本大部分我不熟悉,但是阅读中总是想起我熟悉的那一批。作者有意挑选了能证明她观点的作品,但可能就总体而言,还是殖民化的作品更大量。少数文学有意对抗大多数,正常现象。又,书中没有涉及中国的文本与经验,缺憾。
-
BOXING的评论
文化互化(transculturation)、接觸地帶(contact zone)和自傳式人種志(autoethnography),可與《東方學》或《想象的共同體》結合。
-
softnan的评论
这里面吊诡的是,通过“帝国之眼”以及后“帝国之眼”所看到的东西还是一种被中介过的透视,身处西方话语的学者造出了“后殖民学”“帝国研究学”,通过此种论述对自身母国的论述形成了一种新的“殖民”,宿命般,陷在话语系统中的研究者还是无法逃离一种帝国初期所带来的视野优越感,并非不重要的是更复杂的理论叙事带来的是更小的精英团体入门标准。
-
ketos的评论
短评里只有我看不懂对吗好的我是个傻子QAQ
-
songtong2010的评论
9.很出色的作品,从语文学和文本分析剖析殖民时代“旅行文学”,从而推导出反应的文化内涵与实质。当然这里的旅行,并非如今风行的大众旅行,是根源于帝国建构,霸权延伸以及殖民主张合法化的派生品。而这类文学的作用,就是重构话语权,使得侵略掠夺成为一种救赎或文明传播。这个切入点和分析过程都非常精彩,也确实看出西方学者的理论功底,同时作者并没有轻易尝试不熟悉的东方领域,始终保持西方以及西方化视角,在我看来反而没有汉学家那样的疏离。当然后两章个人觉得不乏解读过度,理论过分使用之嫌,但总体来说非常值得一读
-
大蔚考博菲的评论
细致的观察、分析并提出不凡的见解,是评判一本学术类著作的标准,本书做到了,唯一的遗憾是翻译不甚流畅,影响了阅读和思考的体验。
-
kikonger的评论
对博物学和旅行文学的介绍分析相当有启发。如果说博物学和旅行文学对于自身正在制造接触地带,并带来接触地带的互动并无自觉意识的话,那么人类学可能就是建立在对接触地带特别警惕的基础上,但这是否意味着可以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那些个问题,其实也不好说,大概代价就是人类学家被(自我)相信是完全不同的人类吧。
-
成知默的评论
2019082:关于欧洲旅行与探险书写如何为帝国扩张、掠夺与剥削进行编码并赋予其合法性,如何为欧洲人创建殖民统治的帝国想象与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虽立足于旅行书写的文本研究,但其实更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无论是博物探险中旅行者作为中介的弱化,还是感伤主义对个人经验与历险的大加渲染,抑或资本主义先锋所追求的利益与互惠,虽经历了不同书写传统的嬗递,但帝国之眼所关注的始终是如何创造欧洲霸权的合理性。在这其中,作者虽然同时引入了文化互化的视角,将原住民与欧洲人之间的交锋、土著文化对宗主国的反噬、吸收与再构建,编译为不同于欧洲人所极力粉饰的、来自殖民地的宗主国代码,突破了单一视角的局限,但整体上有种“将简单的事情说复杂了”的感觉,翻译也不是太顺畅。
-
韦的评论
「帝国思想继续自我更新,并以极大的适应力发生变化。今天的帝国之眼盯着那些“欠发达的”空间,寻找工业外包场所、转基因单一作物种植园、有害废物倾倒地。老调总是重弹。2003年初,乔治·W·布什总统对美国军人说,他派他们去伊拉克,“不是为了征服任何人,而是为了解放人民”;他实际上是在重复1917年3月占领巴格达的英国将军斯坦利·莫德爵士说过的话:“我们的军队不是作为征服者或者敌人,而是作为解放者进入你们的城市和国土。”英国军队于1958年撤出伊拉克,那一年,布什十二岁,而萨达姆·侯赛因则是二十一岁。萨达姆·侯赛因由与英国人作斗争的叔父抚养成人,当时已经加入反抗英国占领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我写下这些话的时候,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就要进入第四个年头了。(07年)」书里面我感兴趣的书一本都找不到…
-
tomshiwo的评论
!
-
大甜甜~~的评论
令人赞叹的学术精品,材料镶嵌得那么好,行文仿如流水。殖民主义是逐渐完成起来的,每一次流行话语的再构造,都会映射出一次对殖民认识的变迁。同样的方法,其实可以处理很多中国经验。
-
[伪注销]的评论
非常对路的研究视角,后殖民批判帝国的上帝之眼
-
Widya的评论
直接看了第一章和第九章,特别是第一章有概念启发:文化互化,接触地带。
-
呵特雷钦自委托的评论
关于帝国/殖民话语的文类分析。1-3(文化互化的若干概念+科学、人类学、博物学如何使用)、6(洪堡)、8(独立后对European与Europeanizing差异性构建及其意涵)章值得细读。关于旅行写作如何描绘Wilderness及其Wildness的差别亦令人向环境史思考。启发:殖民后裔精英乃至欧洲所培养在地精英的文化构建路径“两头蛇”还真是个普世的问题。作为一个范式的代表作似乎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
Y的评论
福柯的门徒,女性特有的敏锐视角,殖民在当地造成的文化异化及迁徙,文本的切入视角非常精准,厉害
-
Rapheal的评论
意识形态批判
-
Elanor Mo的评论
好看!
-
Chopin J.F.YU的评论
果然我對這種「文本分析」的論述形式相當不感冒,讀得很暈,抓不到重點XD。。。大概知道在講什麼,不是單純地壓迫,也不是一味地反抗,基本上就是形成一種 dynamic equilibrium,我也好奇,怎麼才能properly地運用到中國的情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