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以文epub+pdf+mobi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变革时期都孕育着思想的火花。《鼎革以文》引领我们走进晚清与民国交替的动荡年代,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代。章太炎,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以其独特的革命儒学和对“复古”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跟随他的足迹,我们将探索民族主义、革命手段的选择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这不仅是一次历史之旅,也是一场关于自由、道德与文明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林少阳,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现在是该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19世纪初以来的中日思想史、文学史、文化史以及批评理论。他已经出版了多部作品,如『「修辞」という思想:章炳麟と漢字圏の言語論的批評理論』和《“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1990》,以及其他中日英文论文。

推荐理由

《鼎革以文》一书深入剖析了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思想文化巨变,通过章太炎的视角探讨了革命、民族主义、儒家思想与现代性的交融。它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传统与现代的深刻反思,还揭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与东亚乃至世界历史的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哲学思辨、文化转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和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近代史有探究兴趣的历史爱好者
对儒家思想和现代性关系感兴趣的哲学研究者
关注文化传承与社会变革的文化评论家
希望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构建过程的学生和学者。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晚清思想文化运动与以“文”为手段之清季革命
一、 质疑“革命对改良”的二元对立问题
二、 “士不可以不弘毅”——何谓“清季思想革命”或“以‘文’为手段的革命”?
第二章 章太炎与以“文”为手段的清季革命——复数的革命
一、 清季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新解
二、 “文”与复数的清季革命
第三章 章太炎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72
一、 制度典章现代化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二、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重构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三、 “文学复古”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四、 “建立宗教”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结语 “亡天下”与“文”
一、 “亡国”与“亡天下”之别——观察以“文”为手段的清季革命的视角
二、 关于本书

第一编 章太炎与中国国内的清季革命青年
第一章 章太炎与南方话语——章太炎影响下的清季革命青年
一、 革命的南方对改良的北方——南北二元对立话语的建构、历史叙述与革命
二、 章太炎小学研究中的“南方”
三、 《国粹学报》与“南方”话语——与章太炎的关系
第二章 “南方”话语典型之南社——章太炎、“文”的革命与清季革命青年
一、 章太炎与清季革命青年或“五四”新文化中年——以南社为例
二、 章太炎与柳亚子——清季革命青年导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老人之间断
三、 作为中国史结构的“南方”及其再生产
结语 以“文”上演“南方”

第二编 东京的章太炎与中国革命中的“民族”“国家”问题
第三章 东京的章太炎——力图超越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者
一、 章太炎早期的中日主体的亚洲联合构想——与“黄祸”论的关联
二、 东京时期章太炎联亚构想的变化——亚洲和亲会
三、 日英同盟与亚洲和亲会的成立
四、 章太炎与印度
五、 清季革命与印度表象
六、 人的自主与亚洲自主——作为“方法”的印度
第四章 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者——章太炎与早期中日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
一、 章太炎与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革命简介——中国革命之复数性及延续性
二、 章太炎对早期无政府主义的语言观以及“文明”话语的批判——晚清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联
三、 章太炎、刘师培与同时代日本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运动
四、 “玉卮无当”——清季革命与章太炎对无政府主义革命者的批判
第五章 否定国家的立国者——章太炎的国家理论及其黑格尔批判
一、 章太炎的国家论——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视角
二、 章太炎的政治思想与其黑格尔批判
三、 否定国家权力的国家论——与民族主义及无政府主义、帝国主义批判的关系
结语 否定国家的章太炎国学——“亡天下”的危机与思想者
一、 否定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及反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者
二、  “个体为真,团体为幻”

第三编 清季章太炎与革命儒学
第六章 章太炎与革命儒学 (上)
一、 狂狷与“被去势”的现代“哲学”
二、 狂狷与章太炎“哀”与“独”概念——《訄书》初刻本的儒学革命思想
三、 狂狷与革命道德——东京《民报》时期章太炎的儒学革命思想
第七章 章太炎与革命儒学 (下)
一、近代论狂与批判乡愿的谱系——清季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共同课题
二、章太炎的乡愿论——另类狂狷论或宋明儒学论
三、 狂、狷与民——章太炎的文史评价标准
四、 “立德自情不自慧”——狂狷与文的伦理性
结语 皇权的治统与知识分子的道统——革命治统论的“狂狷”

第四编 “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与“反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之间——章太炎与鲁迅之关联及断裂
第八章 鲁迅如何“影响”了章太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与“反复古”的新文化运动
一、 “鲁迅”如何影响了“章太炎”
二、 追悼的政治——濒死的共和、濒死的鲁迅与已逝的太炎
第九章 清季革命导师章太炎与清季革命青年鲁迅
一、 清季革命时期鲁迅的文章与章太炎
二、 鲁迅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与章太炎以宗教行革命的思想
三、 右反“国民主义”,左拒“世界主义”
四、 “兽性爱国主义”之否定者鲁迅与章太炎
五、 “中文之词”“亦输入文明之利器也”——清季革命青年鲁迅的语言观与章太炎
结语 “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与“反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之间
一、 在“理性的私的使用”与“理性的公的使用”之间——观察章太炎与鲁迅“亡天下”危机意识或“文”之重构的一个视角
二、 清季革命新青年、“五四”新青年与“五四”中年旗手之间
索引
后记

用户评论

陆续读过一些,开会也点评过作为报告的部分内容,现正看全书清样。
凡是研究章太炎的著作,一律给四星
林老师海外研究背景,让人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海外特别是日本研究状况的过程,受益良多。这种视野构成了此书新颖的一个方面,其实一些资料国内也曾出现,就是看如何引入章氏的研究中去。例如第三章,作者大力引用了竹内善朔《明治末期日中革命运动の交流》,中国研究所编《中国研究》。在1981年便有国内的译本,收录进《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辑,题为《本世纪初日中两国革命运动的交流》。\n并不是说林老师这个选题多么新颖,而是他的思想史视野让其独树一帜,站稳脚跟。
对于章太炎本人的思想和清末民初的思潮转圜,作者有一些很好的见地。但是读下来总觉得,套在题目所称的「革命与『复古』的新文化运动」中,反而需要往复奔走,把议论的展开和文气的连贯冲坏了不少。
一方面五星給最喜歡的老師,另一方面這兩天反覆翻了好多遍,有些部分值得我一讀再讀,透過老師的文字看到了百年前的風骨與狂狷。
扎实详尽甚至于琐碎,第九章先略过未来有空再继续。避不开的革命主体伦理道德问题。
好久前读过
作者强调研究清季革命历来被忽视的维度,“文”之革命的重要性,也就是思想观念变革的重要。林串起阿伦特《论革命》、黑格尔的历史观来说清季革命,但还是没有给出思想观念革命的理论支撑,此处需要提韦伯啊。(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书中有很多发人深思的观点,也是章太炎研究最好的一本)
围棋棋手常用“我的棋”形容自身风格与他人之别。不无冒失地讲,林少阳教授的思想史风格就是我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到的思想史风格。虽然那种汲汲于一字一句的思想史也是一局棋,但毕竟不是我的棋。
对我(土豆)而言,最基础,也是最要害的是文本解读功力 林老师确实厉害 思想史研究的魅力 (有点好奇,“鼎革以文”的“文”和孔子讲的“文不在兹乎”的“文”,这两者怎么理解?以及“文”作为一个文史哲的整合观念统合章的生命会不会遮蔽掉一些东西呢?🧐\n

网盘地址

书籍自取夸克网盘
夸克群每日分享-可代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