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之美Epub+Pdf

中世纪之美

作者:[意] 翁贝托·艾柯

分类:文化

ISBN:9787544786270

出版时间:2021-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标签:
艺术史 
中世纪 
艺术 
意大利 
文艺复兴 
历史 
安伯托·艾柯 
艾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艾柯论述中世纪美学理论、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作品。中世纪之美在艾柯笔下呈现出自成一体的活力,它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在教条的思想环境中悄然演变,直到发展出成熟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体系,对现代所继承的传统做出了基于中世纪视野的修正。

艾柯的论述从中世纪文本中汲取 了神学、诗学、神秘主义、柏拉图主义的思潮,他探讨的艺术作品涵盖了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和古抄本。经过艾柯的解读和阐释后,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流溢出一种原始和独特的美感,它的缜密性和普适性直至今天都能够在我们身上激发出新鲜的见解。

——————————————————————————————————

中世纪是大教堂的世纪,上帝之树,千枝凌空,万叶纷披;中世纪是大城堡的世纪,断壁巨石铭刻着隐约在岁月深处的琱戈玉钺;中世纪是手抄本的世纪,神秘的文字寂寂地轩昂在灿烂的羊皮纸上。艾柯徘徊在教堂和城堡,翻开尘封的书页,写出中世纪的艺术,把读者引入圣域一瞥艺术的神性之光。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范景中

艾柯的《中世纪之美》带领读者走出两个常见的误区:一、中世纪不存在美学;二、即便存在,那也是以智性美代替了世俗意义上的审美感性。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史和美学学者 沈语冰

博学如艾柯,也有他的起点,那就是中世纪美学。他反对将中世纪视为“蒙昧时期”,而将其视为欧洲近代文明的坩埚。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字之美,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人文之美,爱留根纳的秩序之美,直到托马斯•阿奎那,确立了中世纪经院美学的庞大系统。这是著作等身的艾柯在博士论文后的第二本书,他自嘲说:“我以年轻学者的笨拙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这个故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相信艾柯。

——复旦大学教授,书评人,豆瓣网艾柯小组组长 马 凌

这部轻松易读的作品直到今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艾柯显然对中世纪艺术充满了热爱。

——《波士顿环球报》书评专栏作者 罗伯特•泰勒

如果你是一位想了解中世纪美学的读者,你会发现市面上没有哪本书比艾柯的这部作品更审慎、更优美、更精妙、更予人以启发。

——《艺术月刊》书评作者 A. C. 巴雷特

章节介绍

缩写表
再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中世纪的审美感性
第二章 超越之美
第三章 比例之美
第四章 光之美
第五章 象征与寓言
第六章 审美感知
第七章 有机体之美
第八章 有机体之美的兴与衰
第九章 艺术理论
第十章 灵感与艺术的地位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插图索引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私享史的评论

    这是一本“小题大做”的书,把一本小众且陈旧的美学理论书面向大众读者推广,很多人可能只会看个图过瘾。其实薄薄的英文版并没有插图,是中文版自行添加了海量插图,其中很多都是图文无关,眼花缭乱的“美”图显然干扰了而非加深了读者对于正文的理解,这跟书中提到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反对将不必要的奢靡艺术用于教堂装饰”是一个道理。
    不仅如此,部分插图存在误导之嫌:第一章提到克吕尼风格罗马式建筑时,配图是哥特式的巴黎圣礼拜堂;第三章提到大教堂的五瓣玫瑰装饰时,配图是根本就没有五瓣玫瑰的巴黎圣母院玫瑰窗;全书多次出现的多个版本的《比亚托启示录》插图,带有鲜明的异域(北非)和异教(莫扎拉比)风格,还有两幅19世纪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这些显然都不代表“中世纪之美”。
    向大众读者推荐大都会的《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

  • malingcat的评论

    2008年读过英文版,在我大爱艾柯的岁月。译林出中译本,帮忙审读图片,有悠悠岁月之叹。盼早日下厂开印。

  • 祝羽捷的评论

    我对中世纪的认识是神秘主义和神学对人高度约束的禁欲统治,每次借着中世纪的停滞来赞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这本书破除了一些我对中世纪的偏见。每个时代,人自然会对美产生情感,追溯中世纪的美,其中蕴藏着道德观念、比例和节奏(事物处于适当位置的程度就是它们的美丽程度)、形而上学的象征主义、光(上帝就是从追求光的信念中发展出来的)。中世纪的人有着智性的默视而美是一种心理活动,通过美抵达上帝,一切都是有启示的。这本书做的非常美。

  • 鱼的九思的评论

    对我这样的业余读者而言,艾柯这种纯理论化、论文风格的表述很难读得下去。很难想象中国真有很多人了解阿奎那的经院哲学,遑论书中艾柯引用的其他中世纪神学家的理论,如果不具有这样的背景知识,看这本书也就是热闹而已。
    只能是mark下,再翻翻书中还算精美的图片算了。

  • PilGRim的评论

    一些图文不符的骗高价行为

  • 餐蓮人的评论

    最近读的书之中,非常喜欢的一本。美学理论和艺术品经过艾柯的解读之后,(至少对我来说),变得比原来有趣得多。艾柯说,“象征一旦被人接受,独角兽甚至可以变得比鸵鸟和鹈鹕更真实”。真是太喜欢艾柯叙述中世纪艺术的角度了。

  • 温带植物的评论

    呃……听说配图是中文版自行添加的,这个不能忍。此书还有“精装版”,限量发行,可见也是着眼于“美”上。但是自己加那些不合适的图来误导读者,用“美”含糊了事,实在是不能原谅。对学艺术理论的来说,“审美主义”是极大的恶。
    至于文字内容,我以前是痛恨美学的,但如今发现还是有些意思,见到了另一种思考方式。中世纪的美学,说到底就是智性的美学、统一融合的美学,一切有其位置,有其应有,就是美。
    如今我将艺术视为一种研究,亦有其制作的物性,这是否也与中世纪有相通的地方?

  • 飞上去了的评论

    荐书人:哎呀,好久不见,最近忙啥呢?
    出版社:出了新书,中世纪之美。
    荐书人:您给说道说道?
    出版社:翁贝托·艾柯知道吗?
    荐书人:知道啊,大咖!
    出版社:咱把他的一长篇论著里的一小段给翻译喽。
    荐书人:好家伙!全文读着累,咱精选!
    出版社:作者当年只顾着写文章,没配插图,我们可不能这么干……
    荐书人:啊,因吹斯廷!
    出版社:大字号、超宽行距!
    荐书人:读者眼瞎,字小了看不见!
    ……

    ——德晕社,《中世纪忽悠之美》

  • Mandelstam的评论

    《中世纪之美》绝美特殊版本征订上线,结束后永诀江湖!详情参见以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UGiqL_m_QR6S9HeytiV-w

  • 苗叔的评论

    插图和正文的关联太松散了(跟大都会系列的《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撞了不少图

  • 佩佩拖拉机好了的评论

    感觉很一般,图片配的和文没什么多大联系。有点过誉。

  • 匆匆那年的聪聪的评论

    只能说出版社很会宣传

  • 重尔.张望的评论

    可能是我今年见过的年度之绝美。对艾柯的了解只有一部玫瑰的名字。不知道他小说创作之余,竟然还有这么一本学术研究硕果。读的过程中,有强烈打开一处隐藏宝藏的感觉。旁征博引,包罗万象。感觉艾柯真的是兼具如精密仪器一样的理性,又有诗人一样能够敏锐感知美的感性,严谨而不失浪漫。翻开每一页都能感觉到它所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场。

  • 晓林子悦的评论

    艾柯当时只有20来岁,这部作品可见学术思想的起源和他的审美趣味。这本书做得高端漂亮,呈现手抄珍本的魅力,涵盖了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等领域,插图和纸张有质感,视觉效果极具吸引力。文字内容有点难度,大量引用了阿奎那等中世纪哲学家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论述,围绕经院哲学和自然哲学所内涵的美学观念,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执着的学究式考察。它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中世纪到底有没有“美学”?艾柯让我们注意到中世纪的感性之美,以及感性如何与智性融合,促使中世纪在自己内部孕育了文艺复兴的新形式和新精神。

  • 更换呼吸的评论

    一本几乎是阿奎那神学大全注脚的书,通篇美学理论,配上这些杂七杂八的图片,到底有啥用?
    艾柯开头的话,“我反对再版这本书…”,是真的很有自知之明啊!

  • 磐石的评论

    第九章,243页:珀西瓦对经院的艺术理论不懂丝毫….如果是搜狗翻译出来的,就不能改成“珀西瓦对经院的艺术理论丝毫不懂”吗?里面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加一星完全是冲着插图的。

  • 的评论

    《中世纪之美》虽是埃科20多岁的之作,但是已看得出他对中世纪历史、宗教、哲学、美学有自己的储备与观点,尤其是基于对阿奎那学说的理解与延展。我们都知道黑暗的中世纪,似乎这六个字为欧洲前年的历史蒙上了刻板的阴霾,而此时,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历经隋唐、宋、元、明等朝代。中世纪非但不是黑暗的,而且是在神秘主义之上的超现实的美学,其用光、比例、色彩都有特别的美感,这是后来文艺复兴的基础。在各大艺术品的图目中,我们不难看到,金、蓝、红等颜色的平凡使用,甚至各种珠宝为手抄书的华美加持,哥特式建筑美学的成熟。《中世纪之美》一书,无论是埃科从各个主体的呈现,还是说从各大博物馆收录的中世纪艺术品的图片,都为读者一扫过往的成见。

  • 陈小憨˙Ꙫ˙的评论

    中世纪所讨论的大多数审美问题都继承自古典时代。对于中世纪人而言,美指涉的不只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事物,也指涉具体经验。中世纪人确实构想过一种纯智性的、具有道德和谐与形而上光辉的美。经院哲学家所说的美是上帝的一种属性。美的形而上学和艺术理论是完全无关的。中世纪品位既不关涉艺术的自主性,也不关涉自然的自主性。它其实涉及对所有想象的、超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存在于被默观的物体和向超越开放的宇宙之间。它意味着在实在的物体中识别出对上帝之存在和力量的本体论的反思和参与。

  • GameKyu的评论

    比理想国家的那本新书和后浪家的艺术史好太多了,排版最起码能让人读的下去,是本好书

  • 芝麻的评论

    对看不懂的东西有一种敬畏感,所以怀着敬畏之心把这本《中世纪之美》(的图片)翻完了。
    对艺术小白来说有些超纲,为了补补课,又去买了本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顺手又买了本美食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