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都到上都Epub+Pdf

从大都到上都

作者:罗新

分类:文化

ISBN:9787513348584

出版时间2023-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和罗老师一起旅行,山川都带字幕。”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春风悦读盛典年度非虚构奖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

《东方历史评论》年度历史图书

————————————————————

◎ 编辑推荐

★国内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赤子之心的历史大散文。

北大历史学家罗新的徒步之旅,一场关于历史、关于当下、关于自我的深刻探寻。

五十三岁的北大教授罗新,用十五天时间,徒步四百五十公里,从元大都北京行走到内蒙古的元上都。在此间,他流了血,出了汗,吃了苦,接触了这条沧桑古道上的中国和百姓。

“旅行者不是来猎奇的,你短暂地(哪怕是浅浅地)融入你所经过的一切地方,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游览者,你是背负行囊汗流浃背的过路人,你是需要而且一定会得到同情的远行客。”

★真正的口碑之作,载誉无数,不断被阅读。这是一部充满学识和洞见、悲悯与关怀的作品。

在罗老师的笔下,每一段路,每一条河,每一座小山,每一种飞鸟,都凝固着历史的变化与传承。历史学、语言学、地理学、考古学、博物学、诗歌……都信手拈来,满是渊博的学识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和洞见——

“历史学家的使命是反抗主流历史理解。”

“我们的历史书写对普通人不公。”

“人不单单是命运的承受者,也是命运的创造者。”

“真正的历史,应该多给小人物机会。”

★古代与现实映照,历史与人生交汇,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也重新发现自我。

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元代君臣的轶事、近代探索者的足迹,与今天百姓的疾苦、“我”的前半生,交汇互见,既波澜壮阔又细腻婉约。颇为耐读和反复品味。

年少时不为人所知的暗恋,三十年前半途而废的远足,二十年前暴风雪中险些残废的旅行,风华正茂的女弟子的离世,浅淡之交的小博士的离奇失踪……人生如寄,这是一部暗藏深情的写作。

★当时空被压缩至极限,愈是如此,愈凸显行走的意义。

旅行使我们更深地走向自己的内在,同时也把自己开放给世界的外在。本书汇集了许多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且金句迭出。

“在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 内容简介

从大都到上都,这是一条元朝皇帝候鸟般春去秋来的辇路,是一条从农耕文明渐变到草原文明的路。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元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的了解自己所研究的这个中国吗?”

“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希望、梦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 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历史学家罗新用艰苦的徒步行走,开始了一场关于历史、关于当下、关于自我的深刻探寻。

章节介绍

写在出发之前:金莲川在召唤
千里滦京第一程——从健德门到皂甲屯
龙虎台前暑气深——从昌平到居庸关
居庸关外看长城——从居庸关到延庆
黑谷深深十八盘——从延庆旧县镇到白河堡水库
无限青山锁大边——从白河堡水库到长伸地村
边关何处龙门所——从长伸地村到龙门所
白云依旧照黑河——从龙门所到白草镇
水远沟深山复山——从白草镇到老掌沟
北出沙岭见平川——从老掌沟到小厂镇
七月杨花满路飞——从小厂镇到五花草甸
梳妆楼下金莲肥——从五花草甸到沽源
察罕脑儿草萋萋——从沽源到塞北管理区
李陵台上野云低——从塞北管理区到黑城子
乌桓城下问白翎——从黑城子到四郎城
紫菊金莲绕滦京——从四郎城到上都遗址
写在一年以后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赫恩曼尼的评论

    2023年开年第一本书。一边读,一边跟着罗新老师从元大都一路向北,走向锡林郭勒,从今天缓步走向昨日。多年不曾远行,禁足成了生活常态,居家甚至一度变为某种道德要求,这时再来读这本书,会感到天地开阔,时间绵长。从今天的风景揣测古人所见所想,从书本到野外,将脚步作为尺度,想来想去,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浪漫的事啊。

  • 新经典的评论

    “我幼小之时一心向往远方,大人说成长会治愈这种心痒。当岁月的流逝证实我已长大成人,他们开的药方又变成了中年。等到了中年,他们又说再大一些我就会降降温……”终于,在53岁华发之年,罗新——一位研究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学者,决定出发,去完成十五年前的夙愿:从大都走到上都。

  • 桃花石上书生的评论

    最近会每天晚上读一点,这书可真迷人。山川无言但是同行的人睿智又赤诚。你在书里走过的距离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历史不再以课本的生硬方式呈现,而是一幕幕叠加在空间之中,引起遥远的回想。

  • 月下黑的评论

    不时被书中轻描淡写而又一针见血的言论所触动,也许正是处于在历史上的长期磨砺,罗新老师有着历史深度眼光,看待事情不仅仅着眼于某一个时间点,而是放眼历史长河。完成这趟徒步之旅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 望山的评论

    好处是平实,但也仅仅如此。

  • 文孟先生的评论

    经典作品。

  • 鼓浪青蛙的评论

    纵横捭阖的思考和行走。

  • 山海皆可平的评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何以解忧?唯有行走。虽然这种旅行普通人可能不容易实现,但是这种旅行十分有意义。

  • Vivien的评论

    赶在年尾的时候读完了,高质量,有风骨有内容!2018年8月底我们也曾去多伦游玩,参观了元上都博物馆,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傍晚的绚丽夕阳,是的,非常绚丽的夕阳。和第二天的滦河漂流。金莲紫菊白翎雀,当时是完全不了解的,也完全没有看到。记得当时同事好友读了这本书,一路上和我念叨,记住了一些历史。完全没想到这本书如此独特。一晃4年多就过去啦。

  • irmaannibal的评论

    看完一查发现是16年的经历成书嗷(潜意识把游记文学分为疫情前和疫情后)

  • 韧勉的评论

    罗新老师经典游记再版,探索了一条元史徒步文化复原之路,从元大都北京和学生一路徒步走到元上都和林,探索元明两代商贸文化之旅,一路上路过一切古迹,都能与自己所学、考证的史实相结合,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之典型范例。

  • 杨潇的评论

    2018年1月13日,在京东购入《从大都到上都》和《中国,被遗忘的盟友》,前者直接启发了我重走联大西迁路,后者为此奠定了某种情感基础。谢谢罗新老师❤️

  • 宸妈碎碎念的评论

    早就有人说罗新的这本书很赞,一直没能安排,这次的精装珍藏版终于安排上了。历史学大佬的一次“任性”徒步苦旅,文笔是真的很赞啊,除了历史还有一位学者对当下,对人生,对所见的思考。阅读的美好就是这样,在文字间读到作者的思想精华,进而共鸣。看完许下一个愿望:要有一次和历史或地理 或生物专业大佬的徒步旅行呀!真正的长见识!

  • 玫瑰天雪地的评论

    旅游者和旅行者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内核却是差之千里,前者是高高在上的俯视,后者则是谦虚勤勉的求索,罗新老师在结尾处希望自己能够彻底完成从旅游者向旅行者的转变,这也让我深受启发。

  • 梦游呆子的评论

    作者通过行走“大都到上都”的古道重新发现中国,书中援引了大量元曲和史料,兼具文学性和史学性,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游记。作者信手拈来的各种故事引人深思,这本书让我看见了我看不见的世界。

  • 麒麟的评论

    期初我感觉应该是一本特别深奥的历史书,随便看看,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午加晚上,读了大半本,虽然不像网上流行说的“一口气读完”,但文笔通畅让人轻松就读进去了,这种沉浸的阅读感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这本书非常适合对历史感兴趣,对徒步旅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我非常喜欢。

  • 麻绳的评论

    作者从北京一路向北,徒步450公里到达内蒙古蓝旗营元上都的全过程,这些记述更像是驴友加长的朋友圈。讲古的部分比较多,而这部分也比较松散,看到什么说什么,很难对元明时期的边防外交形成什么成体系的认知。在经历了三年画地为牢的防疫生活之后,看到这样的自在行走,还是会心生感触。另外,从文中可以看到,这段路的自然生态其实已经被基建和农垦改造得面目全非了,风景也只在古籍和想象之中了。

  • 丰乐的评论

    2017年看过第一版,今年又重读新版。元上都位于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连接着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度,皇帝往返于大都和上都,是为了让中原汉地的经济力与蒙古的武力牢靠结合在一起。辽代的四时捺钵制度和满清时期的木兰秋狝,起到类似的作用。

  • 边边的评论

    非常愉悦的阅读。尤其是北京段的路程多次游玩过,地名都是熟悉的,但历史故事却了解的很少,在书中仿佛一步一步跟着罗老师走了一遍。等开春了,也去尝试徒步其中的某些路程,不再乘车。

  • hyypia1982的评论

    “跟着罗老师去旅行,山川都带字幕。”这句话可以说是本书的最佳注脚。作者虽然自谦对于内亚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并不多,但从他的准备工作来看,能将相关的历史、文化作品通读一遍,这已是常人所不及的。打开本书,引用的诗词和典故几乎俯拾皆是,作者对于史料的信手拈来,也让人大为惊叹。在常人眼中不起眼的山头、土包,可能就埋藏着血雨腥风的历史,作者如同带着考古工具,将沿途的历史、文化、风俗、沿革一一发掘出来,这种能耐,非得数十年冷板凳方能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