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小史Epub+Pdf

纠缠小史

作者:[英]伊恩·霍德

分类:文化

ISBN:9787549635528

出版时间2022-4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自智人踏上演化之路起,人与物的关系便牵引着历史前行的轨迹。

从游群到部落到酋邦再到国家,从最初掌握用火的奥秘,历经石器、青铜与铁器时代,直到工业与信息文明,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被与其纠缠最深的造物命名和定义。今天,人们感叹越来越难以摆脱对物的依赖,殊不知自远古时起,人类便一直如此。

带着对人–物关系的追问,考古学家伊恩·霍德带领读者返回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从谷物的驯化到轮子的发明、从棉纺织工业到全球消费资本主义,借助考古学独有的远见,重新思考人类的演化方向,审视我们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 编辑推荐

★ 既是智人,也是匠人,我们与物的关系,决定着历史将往何处去

每一次时代变更、技术革命,背后都是人与物关系的调整。人与物相互依赖、彼此纠缠,人类的历史,就是纠缠的历史。

★ 美国考古学会杰出成就金章&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勋章得主作品

半个世纪的实践与理论互鉴,重思人类与文明的演化之旅

★ 以考古学眼光贯穿一万年历史,理解今日全球问题的史前根源

“伊恩·霍德为人类演化的宏大叙事构建了一种考古学的新视角。《纠缠小史》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解释了文化变迁中的方向性。”

◎ 媒体评论

伊恩提供了一种弥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巨大鸿沟的新方法。

——罗伯特·普雷克,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

在这本重要的书中,伊恩·霍德展示了物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们代表了什么,而是因为一切事物间相互纠缠的依赖关系引出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约翰·C.巴雷特,谢菲尔德大学教授

伊恩·霍德的新演化论模型赋予人类与物的纠缠以突出地位,极为清晰地描述了人与物相互引领的长程路途。

——卡尔·克纳佩特,多伦多大学艺术史教授

在研究我们如何陷入物的纠缠时,研究者通常集中关注人的能动性,与之相反,霍德妙趣横生的著作则发展了物的系统理论,这一系统将人类演化困在其中。

——皮埃尔·勒蒙尼耶,《俗物:物质性与非语言沟通》作者

伊恩·霍德为人类演化的宏大叙事构建了一种考古学的新视角。《纠缠小史》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解释了文化变迁中的方向性。

——傅稻镰,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伊恩·霍德为回答如下问题作了勇敢的尝试:为什么人类日渐将自身置于越来越大量的物的包围中,以至于自身的存在都受到威胁?本书为理解当前环境与气候危机的深刻根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利安·托马斯,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章节介绍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进步的观念
第三章 生物演化可以提供答案吗?
第四章 人与物
第五章 依附网络
第六章 变化的产生
第七章 路径依赖与两种方向性
第八章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注释
参考文献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不要进步的评论

    感觉有点过于“导论”了,了解纠缠理论更适合看霍徳没被翻译的那几本。

  • 飘来飘去的评论

    太水了,太陈旧了。既看不到考古学的扎实,也看不到思想史的深度,更没有谱系学的脉络。这不是“纠缠”,只是某种堆砌,说他七宝楼台又不够漂亮,简直一无是处,纯粹浪费一个早晨。

  • Ciao的评论

    薄薄一本很好读。结合考古学发现、有关“物”的哲学思考及演化学说,反思人与物的纠缠关系。很有趣的一场思维训练,提供了一个审视历史的新视角,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中也显得十分应景和必要。

  • 长翊的评论

    一本向外延展的考古学理论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学科是如何参与到考古学理论的形成的。其中关于人-物关系的论述,深受现象学与海德格尔影响。

  • 大壮他爹的评论

    注释和引用占了五分之一的内容,虽然我不是完全认可书中的观点,但十分认可作者这种严谨的态度

  • sojeuhe的评论

    议题很有意思,通过各种例证说明人与物的关系,当初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开始使用工具,变成了本书的因为工具不断出现且越来越多越复杂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且如果不改变或系统化调整人与物的关系,未来人类社会只会更复杂且失控,因为如果人类的发展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那物的本质是在不断改变环境,当环境不堪重负可能就是人类发展的终点。作者在考据方面很强,但是叙述能力不足,用无数没有关联性的事例论证上面的观点虽然严谨但会让看的人晕头转向。虽然作者也说自己没有解决方案,但这个思考的点确实值得研究。

  • 一只银盘升熟宣的评论

    没想到The Evolution of human出了中译本……

  • holly2007的评论

    文明是一個生態系統,技術進步只是層累遞進中之一環,雖然看起來如此突兀,不可忽視之存在,但太過重視,大概率會陷入技術崇拜的迷思。譯者借Quantum Entanglement意涵翻譯主題,倒也妥帖。借閱於大眾書局之江北虹悅城店。

  • 之暾的评论

    很有启发的一本书,能让人用从未有过的角度思考自己充满物欲的生活。毕竟作者是考古学家。因为举的例子日常化且数量多,读起来也不觉艰涩难懂。

  • 抱碗子的评论

    我期待的是考古学的实证研究,结果是考古学家的哲学随想。。。。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吧

  • 方小方的评论

    人与物的链接纠缠,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更多已有内容呈现,没有解决更多问题,能做的,另一种方式或关联…

  • 尼安德特人的评论

    https://m.weibo.cn/status/4797960725206820?wm=3333_2001&from=10C1193010&sourcetype=weixin&featurecode=newtitle

  • 改不了名字的评论

    一厢情愿~

  • Licht的评论

    人创造物,物对人提出维护物自身、维护一物与他物关系、维护此物与人关系、与此物关联的他物与人关系……的要求,物被赋予能动性之后就让人和物的关系变得复杂——草草翻过之后大概有这么个印象。「火焰一旦燃起就很难熄灭,我们已经变成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我要承认这句修辞击中了我。

  • 德川家狸嘻嘻嘻的评论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本好读的书,虽然它很薄;而且其中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基本的人类学观点:“人类为了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寻找了太多技术性的方案,但它们又造成了更多的麻烦,一次循环往复”,都写在了序言里。

  • PanLY的评论

    相同的例证来来回回反复说,有些重复的感觉,逻辑性不是很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但是没有用考古学遗存来探索,理论不好落地。

  • 旋风的评论

    考古学家关注物质遗存,也透过物质遗存关注人和社会。
    作者关注到了物质日益丰富,人与物质的关系日益复杂这一现象,并试图借此给出一套阐释体系。
    就像是小时候对于人、事、世界的幻想一样,entanglement。总觉得这个阐释体系过于简单,相比于其他的社会学家给出的体系,略“白左”了。

  • 一缕清风的评论

    能力有限,不是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