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座空屋
作者:[阿根廷] 萨曼塔·施维伯林
分类:小说
ISBN:9787547739891
出版时间:2021-9
出版社: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标签:
阿根廷
拉美文学
小说
阿根廷文学
短篇小说集
短篇
拉美
外国文学
内容简介
诺奖作家巴尔加斯—略萨、J. M. 库切盛赞的小说家,科塔萨尔的接力者,《格兰塔》最佳西语青年作家,胡安·鲁尔福小说奖得主
幻想小说大师萨曼塔·施维伯林最新短篇集
七段被遮蔽的梦境:当事物找不到它的位置时,故事就会发生
*
【内容简介】
女孩跟随母亲踏上了侵占陌生人空间的旅程;男人向警察隐瞒了父母和孩子赤身裸体藏在花园中的事实;女人帮助邻居不断收集他死去的独子的衣物;逐渐失忆的老妇人通过制订清单召唤死亡;婆婆给儿媳讲述了一桩旧事,或许只是为了让它再次发生;小姑娘生日当天在医院邂逅了神秘的陌生男子;女子穿着浴袍走出家门,坐上了一个管道工的车……
《七座空屋》中的七个故事来自卡夫卡、科塔萨尔和卡佛的文学传统,从幻想的奇异暗面抵达真实的世界。充满戏谑精神的荒诞情节,悬疑不决的气氛,游离徘徊的人物和越轨行为,孤独者迷失其中的疏离空间……施维伯林总是从日光下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然后魔术般将我们送至梦魇的深处。在她笔下不存在平庸乏味的日常:人生总在那些不可预见的瞬间亮出底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
【评论推荐】
★ 萨曼塔·施维伯林的黑色幽默故事仿佛格林兄弟和弗朗茨·卡夫卡造访了阿根廷,人们从裂缝中滑落,跌入洞中,进入了不同的现实。——J. M. 库切
★ 萨曼塔·施维伯林是西语文学最有希望的新生力量之一。——巴尔加斯—略萨
★ 施维伯林在明显对立的文学立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边是“肮脏现实主义”之父,另一边是与奇幻、恐怖和神秘文学有关的作家……她采用卡夫卡那种叙事者的声音,以完全自然的方式讲述肮脏、可怕,或者纯然悲伤的事情;她钦佩布拉德伯里的想象力和不可抑制的乐观主义;与科塔萨尔一样,她在不断寻找新的叙事方式。——《今日拉美文学》
★ 施维伯林的感染力是基于她对事件和情境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核心是一种巨大的能力,即以一种既写实又富于想象力的方式来分析司空见惯的事物,对环境进行透视……故事氛围如梦似幻,真实呈现于荒诞的那一面;有时会刺痛人,有时则会给人以慰藉。——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
章节介绍
一无所有 1
我的父母与我的孩子 19
家中惯例 33
空洞的呼吸 41
四十平方厘米 115
不幸之人 125
出走 139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光谱仪的评论
日常生活更像是一个入口,通往无数个难言神秘的时刻,人与人的气息交流神情动作都参与了这场搅动空气、进而发生变异的行动中来。从房间里走出回归,围绕孤独做出了各种反应,说到底面对生活变化,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必须予以回应。
-
Thomas的评论
一种疏离感,徘徊在热烘烘的人流之外。
-
sting的评论
令人窒息,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喘不上气。
-
今天也要开心鸭的评论
在碎片与裂痕中找出一道最特别的缝。
-
无人售票的评论
如果说短篇小说最适合描写生活的一次错轨和偏航,那么在萨曼塔的一系列创作中,生活中的种种偏离都发生在家庭生活内部。发生这一切的缘由可以是争吵,健忘,执拗,也可以是歇斯底里式的占有,但其底层是没有说出的故事,没有念出的名字,一闪而过,却永不复归的出逃念头,这才是她的小说中惊心动魄,甚至是诡魅的地方。
-
土呆的评论
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赞美,讲述了人与生活互相伤害的故事。很喜欢。
-
bird的评论
比想象的要简洁,神经质,破碎,体验感很强的文字。
-
木海的评论
喜欢1、4、6、7,很短的七个故事。老年痴呆中迎接死亡令人窒息,只能以自大成人视角处理问题的父母,对平凡生活出离叛逃的浪漫……
-
Yee的评论
喜欢《空洞的呼吸》。
-
another.的评论
也是真的很科塔萨尔的气质了,意外的挺喜欢。第一篇就很惊艳。最喜欢《空洞的呼吸》
-
周雨彤言无忌的评论
喜欢不幸之人!
-
OOOrange的评论
寻常事物的奇异之风。“起居室和厨房的一切,依然如故,令人毛骨悚然。”
-
iisunshine的评论
低下头就是一个荒诞、虚无又浪漫的世界,抬起头,回到了琐碎、平淡的日常。
-
AlbertZ1011的评论
No.20 封面好美
-
shoushou的评论
特别喜欢,感觉译得也好?开篇就被词句和词句之间的紧张感绷紧了。会持续关注的作者。
-
H3O | 花毛一体的评论
非常优秀的短篇集。大部分比较短,稍长的《空洞的呼吸》读起来就像标题,感觉自己在呼吸,却又没什么意义。
-
湘湘波尔卡的评论
《七座空屋》七个人生片段,七次失控,讲述了七个人生事故。这是我第一次读施维伯林的作品,我还蛮喜欢的,我喜欢她文字中的无奈与嘲讽,喜欢故事中的出其不意与戏谑荒诞,喜欢结局的戛然而止与意犹未尽。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尽管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四平八稳,但我们不能操控他人,更不能掌控整个世界,于是风轻而易举带来涟漪,正如书中突如其来闯进他人家园的女人,更似书中不问青红皂白便被问责的倒霉男人……好与坏作者说得含糊不清,全靠读者想像,而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七座空屋》也就变成了七个开放空间,任君脑补,任君添满。
-
Kassy的评论
编排的概念很好:七座空屋,七个家庭,在一个个社会最小单位内部溢出的支离破碎的故事,视角在不同摆设布局和风格的房间里穿行。将日常拽出秩序的轨迹,笔力更轻、更不知遥遥通向何处。读者没有头绪,只能旁观他人的纠缠、推测其心情,顺便拾起一些暧昧的或偶然的巧合。底封上写:人生总是在不经意间亮出它的底牌。
-
ℯ的评论
《一无所有》中想法设法进入他人房间的母亲和女儿,《家中惯例》中失去儿子的邻居老夫妻,甚至《我的父母与我的孩子》中的乡间别墅,又重新排列组合变成了《空洞的呼吸》中的老夫妻和邻居母子。这种重组所借助的工具仅仅是妻子的阿尔茨海默氏症。《四十平方厘米》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在创作巅峰期的那部短篇《レーダーホーゼン》(背带短裤)。《不幸之人》节奏感妙到无与伦比。(评分:7.8,日期:20210904)
-
Shiroika的评论
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产生了兴趣,短篇小说集很好读。
第一次读这个作者的小说,感觉很惊艳。
从生活的细节处延伸出扭曲的部分,情节和人物都很怪诞,但又没有完全脱离日常的生活空间。
最喜欢《一无所有》《空洞的呼吸》和《四十平方厘米》。
《一无所有》毫无逻辑,且空虚的残忍。
《空洞的呼吸》,想死而不能的女主角,作者偏意识流的写法把最后她终于要迎来死亡,却最终又回复意识清醒的状况写得太绝了。
《四十平方厘米》生存空间的逼仄,电影一般的镜头感。